黨的十九大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當前,社會治理尤其是基層社會治理越來越成為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在現(xiàn)代社會治理中,農村的作用是個變數(shù),既可能是穩(wěn)定的根源,也可能是不穩(wěn)定的根源。因此,必須加強和創(chuàng)新農村社會治理。
深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包h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基層社會治理的推進和創(chuàng)新,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領導?;鶎由鐣卫砟懿荒苻k好,最關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所以必須首先把在基層堅持黨的領導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放在首要的核心位置。基礎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進一步加強村民自治組織建設。村民自治的核心內容是“四個民主”,即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這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民主選舉,直接影響著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實際運行與效果。所以要切實規(guī)范基層民主選舉。依靠廣大農村民主法治意識的不斷增強,依靠廣大農村群眾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和村干部領導能力的提升,還有國家干部選任機制的不斷科學完善等根本措施?;鶎用裰鳎沃氐肋h,但是前景光明。
提高農民法治意識。提高農民法治意識,是我國建設法治社會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鄉(xiāng)村治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農村社會的法治氛圍較城市有很大差距,群眾沒有形成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用法治方式解決的思維習慣,甚至一些干部也沒有以法治思維開展工作的自覺,再加上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相對較低。引導村干部有側重地利用農村文化廣場等平臺,適當加入一些以法治宣傳為主要內容的節(jié)目類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故事情節(jié),向群眾進行法治宣傳教育,這樣既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又可以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逐步讓法治思維深入人心,從而使群眾逐步形成遇事找法的行為習慣。